首页 - 招生专业 > 贵州大学招生网

贵州大学招生网

发布于:2021-03-14 03:00:29 作者:admin

贵州大学()成立于1902年,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是由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国家211工程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是贵州省省级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优秀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优秀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优秀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建设高校。[1]2012年成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2011年的龙头大学,入选教育部重点建设的西部地区14所高水平大学之一,中西部大学联盟成员,全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

贵州大学历经贵州大学堂、省属贵州大学、国家贵州农业科技学院、国家贵州大学,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与贵州农学院、贵州工业大学等院校合并,于2012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大学。

贵州大学招生网

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533名,研究生6533名,在职职工3922名;学校占地亩(不含新校区扩建二期工程)。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310多万份,中外电子图书201万册,中外数据库43个。(截至2015年3月的数据)

贵州大学是贵州省省级重点综合性大学,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联合创办的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级贵州大学、国家贵州农业科技学院、国家贵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0月更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停办,贵州农学院在原址成立。1958年贵州大学恢复重建,同年成立贵州工学院。1997年8月,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学院、贵州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贵州大学,成为贵州省唯一一所按照211工程框架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的省级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西部省(区)高校之一。2004年8月,贵州大学和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成新的贵州大学。同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协议,共建贵州大学。2005年9月,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在贵州大学10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虽然大学的名字改了几次,校址改了几次,历经沧桑,但传承了百年,始终坚持以兴学育人为基础,立足贵州,服务当地为己任。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一种拼搏自强的精神。凝聚了德博学的校训,严谨勤奋。

学校有20个学院和3个普通本科教育的公共教学部门。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其中普通本科,研究生4360人(博士生123人),留学生52人。自成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5万多名各类人才。

学校拥有农药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和2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1个一级博士项目、10个二级学科一级博士项目、16个一级硕士项目、133个二级学科硕士项目和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项目,是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培训单位。

有112名大学生

专职教师2372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241人,硕士学位教师1001人。教职工中教授299人,副教授714人。目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兼职院士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名,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一级、二级候选人)4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4名,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委员会8名成员,享受国务院和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12名,贵州省核心专家6名,省级管理专家60名。 全国师德标兵、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3名,贵州省高校名师19名。

校园占地100万平方米(亩)。校贵州大学招生网舍建筑面积为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建筑面积为万平方米。校内外有81个教学实验室和207个实习基地。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单价29213.27万元,各类教学实验室设备齐全,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381.31万册,电子图书160.34万册。学校是贵州省CERNET的主要节点,校园网覆盖全校,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的网络化。现有室内外场馆面积21.02万平方米,拥有全省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100名学生配备15.87台教学电脑,多媒体教室52.73个座位,语言实验室9.87个座位。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近年来,学校承担了247个教改项目,其中国家级19个,省级87个;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3项;开展品牌专业和重点课程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5门,校级重点课程101门;主编教材123部,获省部级奖6项,入选“十一五”期间7部国家规划教材。教务处获全国普通高等教育

校优秀教务处称号。

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32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7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188项,省部级课题1019项;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18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授权70项,出版学术专著212部,发表学术论文9673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95篇。2006年获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坚持以科技服务社会,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优势,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建议、项目咨询等形式,积极为地方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学校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公开出版《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艺术版)、《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和《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学术期刊。贵州大学出版社是目前贵州省高校中唯一的出版社。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我校被设立为十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办学空间不断拓展,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亚太大学联盟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三年来,学校共派出300多人次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和短期学术访问;共接待包括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JohnD.Negroponte)及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香港特首曾荫权等700多人次来校参观访问;先后邀请了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约瑟夫斯蒂格里茨(JosephE.Stilglitz),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里奥纳多林朵伊(LenoardF..Lindoy)博士等在内的20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欢迎发送邮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