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机构 > 关于微课制作学习心得体会5篇

关于微课制作学习心得体会5篇

发布于:2021-04-10 08:47:34 作者:admin

微课是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短而精”的特点,可以用短视频呈现完整的教学内容。以下是边肖整理的微课制作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微课制作的学习体会第一章

在20xx的金秋时节,面对来自人行道的“微风”,我们14人来到美丽的青岛,参加了中国教育出版社培训中心组织的微课专题培训。虽然训练的时间很短,但是训练的成本很高,有失望和肯定更有启发。总之,短暂的训练为我们揭开了微课的神秘。

关于微课制作学习心得体会5篇

微课其实很简单

微课就像这个培训一样,很简单。一天半的培训,其实内容很少,老师讲,学生试,专家点评,我们照常上课。主旨发言人是来自美丽草原的李玉萍先生,微课创始人,为人和蔼随和,会场里经常响起他爽朗的笑声。他用一句简单的开场白,结合板书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做微课,目前常用的微课的种类,做微课的内容。没有太多高深的理论,简洁的文字,清晰的思维导图。最后固定一句话:微课是活的思想。没错,微课其实技术含量低,但创意最重要。他的演讲像班上的主角。接下来,微课开发团队的两位核心成员——来自深圳的两位老师舒翠萍和程军营,分别对两种常见的微课制作方法进行了技术培训,包括PPT制作和屏幕录制操作。而这些,其实重要的是要有相应的版本和软件,东西早就有了,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用的不好,所以老师会手把手的指导和教,这是课堂新的一部分。当你学习新知识时,你总是试着去实践。这次培训需要你自带电脑,现场练习,尝试自己制作微课,专家组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算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我对信息技术是外行,但老师说的至少是符合现场标准的。相信以后在反复练习中会更自如的使用。

对我微课作品的评论

听了一上午的讲座后,我确定了我理解的微课形式之一:在一个3-5分钟的时间,里围绕一个主题,使用相应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和音乐渲染,制作可以自动播放的PPT。李老师专注于微课教学的设计。老实说,我一直不同意这一点。我们班学生不听,还指望他们回家看视频。我觉得不靠谱。但微课其实内容丰富,短小精悍,能触动人心。想到上学期例会报告中产生的《花儿朵朵开》,当时就写完了,很感动,老师们反应也不错。想知道我做的这个微课是不是微课,在李先生的团队里我会给什么样的评价。我也想听听老师的评价。于是,中午的时候,我试着下载了这个ppt,根据老师的讲解转换成视频,然后交了上去。也许像我这样的傻学生不多。李老师在点评了两个录制屏制作的主题微课后,介绍了《花儿朵朵开》。听得出来他不仅认可了这个PPT,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会场的反应也不错。有些人想把它抄走,有些人在关注也有校本课程。总之,这证明了我对微课的理解是没有偏见的。

微课的启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如此高水平的训练。在梳理了微课的培训之后,给了我三点启示:第一,让我明白了如何深入开展微课。第二天,微课团队的专家结合《花儿朵朵开》与大家交流关于微课的深度开发。李老师评论说,这样单一的作品,最多是学校的一种宣传手段。如果作为项目使用。要开发,可以整理出一系列的微课,比如每个校本课程的介绍;校本课程中某一班级学习困难的介绍等。他还列举了女儿学习拼音iuy的情况,开发了十多集微课。他认为碎片越小,老师和学生就越容易使用。虽然我保留了一些观点,但是把校本课程做成一系列的微课还是很有意义的。其次,李先生团队的自发研究精神。用李先生的话来说,他一开始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用了辅助研究。作为一名教研人员,他发现有些问题跟老师讲了,但是不够清晰,老师反复研究,就慢慢做了这样的微课。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师能以如此创新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进行研究,令人钦佩。最后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和谐愉悦的训练风格,没有摆出老学究的姿态。无论是谁坐在台上,都在分享,分享着自己的小把戏,分享着自己做微课的故事。真诚的交流,现场的演练,深夜大厅的交流,都定格成照片,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最后推荐几个网站与大家分享,希望有兴趣的老师尝试用微课来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微课制作的学习体会第二章

幸运的是,我参加了在台州举办的“小学语文大师高效课堂翻转与微课教学观摩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会上,魏星、宋、丁五位特级教师给我们上了示范课,并作了报告。观察名师的课堂教学,听名师的教学报告,收获颇多。

第一,精彩的课堂教学让我们回味无穷。

五位特级教师教授不同的班级。魏兴教古诗词《清平乐村居》,教《剪枝的学问》,宋教微课作文《急吼吼》,教《放飞蜻蜓》,丁教翻转课《黄果树瀑布》。特级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不断精彩。魏老师扎实幽默,张老师循循善诱,宋老师激情四射,薛老师厚实稳重,丁老师清新活力。五位老师的教学向我们展示了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奥秘。而五位特级教师也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不变之事。

1.师生充分体现了师生在课堂中的导向作用

地位。

教师只在有疑难处点拨,学生始终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如薛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的难点是懂得剪枝的学问中蕴含的道理。薛老师教学此部分时水到渠成把教学的难点化解,学生很容易的懂得了道理。整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重点,教师只在重点、难点处稍做点拨,充分显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2.充分体现语文课学习中语用的教学。

魏星老师执教的古诗《清平乐村居》,魏老师指导学生从理解难懂的字义、诗句意思,了解作者入手,循循善诱,老师不断引导学生走进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了解诗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引领学生渐渐进入诗的境界。看似简单的一首词,却在魏老师的引导下,上出了厚实的语文味道。整节课学生动口、动笔贯穿始终,体现了新课标倡导下的语文课教学重视“语用”的思想。宋运来老师的《急吼吼》、薛发根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都有引导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习得语言文字的能力。

3.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幽默。

课文朗读的指导,品味词语的教学、概括课文内容、以及体味写法、练笔训练等无不体现了扎实、有效的特点。老师们朴实、扎实、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文字训练原点的思想,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有益的思考。

  二、平实的教学报告引领我们的成长

五位特级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做的报告为我们的教学打开了一扇扇窗。

魏老师对古诗教学的研究让我们感觉到,每一首古诗的教学,都可以为学生打开了解古代文化的视野,引领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语文课的教学要注重实践,让学习语文成为一种生活。

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一直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学生对习作没有兴趣,一提写作就头疼。宋运来的童漫教学,对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起对习作的兴趣做了一个很好的探索。一幅幅漫画让学生在想象、猜测的过程中精彩不断。引领着学生的思维、想象不断向前走,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完成了对语言文字的表达。

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是扎实有效的培训,相信我们能尽快成长起来,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做出更多有益的尝试与思考。

  微课制作学习心得体会篇3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原先我觉得挺困惑的。经过几天的研修学习,看了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孝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习者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制作学习心得体会篇4

今天接触到一个新名词-----微课程。带着迷茫开始了与微课程的接触。通过接触,我似乎明白了:微课程是由文字、音乐、图画三部分组成,。微课程以ppt的形式呈现,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文件自动播放,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引发深深的思考。

通过看几个实例,我感觉到了微课程的魅力所在。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不需要解说,但却使人从故事中收到感动和启发。

通过培训让我了解到创作数字故事,需要发掘教育生活中的素材,提炼出主题,对材料进行组织整理写作,故事内容要深刻,激发人们的情感。微课程虽“微”但内容含量却不小,微课程的内容很具体,它所关注的是“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

这是一个新的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我们在慢慢探索中不断学习,创作出自己的微课程。

  微课制作学习心得体会篇5

本期本组的组内研究课从第五周开始到第九周已圆满结束。本次的研究课活动有如下特点:

1、组内教师都能认真对待组内教师人人课前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能认真钻研教材、教艺,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本班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大家能将学习的新课程的理念,洋思的经验,结合本期本组的微型课题研究来组织教学,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另外,大家都能尽量调好课,去听课,课后积极参与评课,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好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2、能体现本组的微型课题的研究培养学习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能相机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如生字的掌握,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学生提出的疑问等,教师能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教学的针对性强。

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们能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大胆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保持良好坐姿(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的习惯,边读边思边勾画批注的习惯等的培养。

4、学洋思,见行动能努力将洋思的经验“先学后教”,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如当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有关语句来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教师在其中起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真正的是教师进课堂是组织学生学,而不在是去讲。教学过程完全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自得的过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处理,欢迎发送邮件

相关文章